【紅頭山】- 2020蘭嶼紅頭山
紅頭山‧蘭嶼紅頭山‧蘭嶼紅頭山路線

32

紅頭山,是位於台灣臺東縣蘭嶼鄉椰油村,近東清村邊界的一座山峰,峰頂海拔552公尺,台灣小百岳之一。該山峰地處椰油溪、椰油南溪、漁人溪與東清溪的分水嶺上,立有一等三角點及三等三角點696號,是蘭嶼的最高峰

紅頭山登山沿途可見許多自然景物,大板根(蘭嶼原住民打造拼板舟的材料)、山芋田(雖然目前都已廢耕)、野菇……,紅頭山山頂雖然被芒草遮掩住不少美景與視線,但還是可以一圈環視蘭嶼各方位的海岸貌。

難易度:★★★☆☆

時間:3~6小時不等(因每人速度及休息長短不定),建議早起出發,避免下山時間太晚,或是下午太熱
(保羅跟友人幾乎沒休息+平常有運動習慣,約7:30AM開爬,約10:30AM到山腳,3小時來回是可以的)

穿著與攜帶:不怕髒的長褲、長袖(或外套)、水、防蚊液、零食、手電筒(避免太早或太晚上山)、止滑好爬的鞋子、雨衣(途中可能會下雨)、登山杖(膝蓋不好的人)

建議:避免一個人單獨爬紅頭山,下雨時也不建議爬,因為紅頭山為陡上坡,部分路段有泥濘。儘量在光線良好的白天上山。

小提醒:1、抱著跌倒又怎樣的輕鬆心情。2在蘭嶼爬山,絕對不要在山林內大聲喧嘩喔!蘭嶼的朋友說,因為蘭嶼很少在祭拜神靈或祖靈,所以蘭嶼的神靈們都比較兇煞,過度喧嘩,容易引起神靈們的注意或不悅。3、建議在入山前先完全了解路線,避免手機訊號微弱無法查看喔~

以下分享從蘭嶼紅頭山入口到紅頭山山頂的路線。

1、蘭嶼紅頭山入口
蘭嶼紅頭山入口在椰油村,椰油國小前「鐵皮屋檳榔攤」的正對面 / 「藍色建築物」左邊
機車請停在面對「藍色建築物」左側的空地邊邊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  1
        2

2、紅頭山陸況(山腳到山上)
(1)蘭嶼紅頭山前段
左側為廢耕的山芋田,路線為小碎石雜草地,回頭望可見清晰美的饅頭山及椰油部落

     3   5
       7
小碎石路線走到底後,看到一個鐵皮屋(有些人會將機車騎到此處停,作為起點)→選右道
        8
     9  11
遇到岔入,左右兩邊皆可,左邊較近
        12(兩邊都可)
遇到岔入,選擇黃色塑膠標示,選左(這邊很容易走錯,因為兩條通道看似都像人走的路)
        12-2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  13
(2)蘭嶼紅頭山中段
→開始不斷的上坡,有樹根路、也有岩石路

     14  15
→選左側岩石路,有紫色綁線,供人攀爬用
        16
        17
→過了紫色綁線的轉彎後,直線上坡的岩石路,沿途可見大板根
     18  19
→遇到狹窄的彎道,且有個岔路,選右側(左側有人為用大樹根擋住)
        20(狹窄)
        21(岔路)
→過了轉彎後,繼續直線樹根路上坡
     22  23
(3)蘭嶼紅頭山後段
偶有上坡路段,開始出現泥濘(腳會陷下去的那種)

→岔入,選擇右道(左道有人為放大樹根擋住)

        24
繼續樹根路上坡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  25
→泥濘道路,建議靠邊繞過,直走→需要鑽過或跨過的大樹幹
     26  27
→岔入,選明顯可以行走的左道
        28
需要跨過的樹幹→抵達山頂前,最後的泥濘
     29  30
(4)抵達蘭嶼紅頭山山頂:三角點
     31  31-2
            31-4

3、蘭嶼紅頭山風景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↓青青草原、龍頭岩方向的小蘭嶼

            31-7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↓東清部落方向:乳頭山、情人洞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 31-6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↓板樹合照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 其他 (2)  板樹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↓野菇
        其他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↓野外求生:樹葉打結表示,此路不可通行
        其他-3

其他-6

歡迎加入我的Instagram,故事牆有我在蘭嶼2020年5、6月打工換宿的生活體驗喔~
Instagramlivethelife.paul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livethelife.paul/?hl=zh-tw

2022旅遊企劃『痞客邦來吧!旅遊趣』開跑囉~
更多內容,歡迎點擊以下鏈結

酷派 X 國內CP值最高住宿優惠|酷派
王樣 X 痞客邦 【水之王者】加入LINE好友輸入優惠碼「PIXNET」即享95折 | 王樣
KKday X 多元精選活動 | KKday

 

arrow
arrow

    livethelife.pa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